专注儿童,青少年眼睛健康

FOCUS ON CHILDREN, TEENAGERS AND EYE HEALTH

全瑞生物

Quanrui Biological Company


什么原因会造成孩子近视发展过快?
来源: 慧眼赵小刀 | 作者:目依保叶黄素 | 发布时间: 1149天前 | 15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近视发展的过程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成像滞后是刺激眼轴发展的一个根本的初始动因,成像点在视网膜后,就会给眼球释放信号,这个信号会通过人体的一些机制,主要是脉络膜缺血变薄,使巩膜变薄,最后在眼压的作用下膨胀,实现眼轴的增长,这就是近视发展的机理。


1

成像滞后



 成像滞后什么时候发生? 

我们在看近的事物时,成像点在视网膜后,就形成了成像滞后。

成像滞后的信号传入眼中,机体自身调节可以使脉络膜缺血变薄,血供减少,继而巩膜变薄。


  • 孩子写字姿势差,比如趴在桌面上,成像滞后就比较明显;

  • 近距离阅读时间较长时,成像滞后的效果更明显;

  • 手机目前来看是近视发展的罪魁祸首,建议十岁以下儿童不要长时间玩手机;

  • PAD在网课中可能会使用到,目依保叶黄素提醒家长朋友尽可能接到电视或屏幕上,因为距离是近视防控中首要的关注点,最好保持在2m以上。也可以使用一些远像装置,用光学手段把光学距离拉远,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。


 调节力 

调节力差是近视发展中一个比较隐匿的因素,不通过技术手段检查无法得知。正常人看近物时,通过晶状体提供的正调节,把成像点往前拉,靠近视网膜,但会残留一定的成像滞后。如果孩子调节力差,成像滞后的量就会比较大。同样是近距离阅读半小时,调节力差的孩子,对近视的刺激量是更大的。


 配镜不规范 

配镜一定要散瞳做医学验光,为什么呢?

防范小概率事件给孩子造成的过矫,比如本身是100度近视,由于验光没做散瞳,调节力没有被完全打掉,贡献了100度,验光结果就显示为200度近视了。如果根据这个结果配戴200度眼镜,孩子的近视度会很快的真的达到200度,所以在配镜之前一定要做规范的验光。


2

缺乏光营养


户外活动增加时,更多的阳光进入眼睛,会促进多巴胺(一种对抗和阻断脉络膜变薄的物质)的分泌。建议每天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。阳光充裕时,夏天2-3h,冬天4-6h可产生足量多巴胺。

户外活动少是部分孩子近视的一个因素。

此外,室内灯光质量不高,照度不够,光谱不全,这也是近视防控的不利因素,进行家庭环境灯光的改造,也是可以加分的。


3

眼压


眼压是把眼轴顶长的执行者,基础眼压高的孩子,眼轴增长的趋势更高。

每个孩子基础眼压值不同,有的12,13mmHg,有的22,23mmHg,对近视发展的刺激会有所不同,这是近视防控要测眼压的原因,也是部分医生建议使用降眼压药的理论基础。


4

遗传


近视的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有研究表明,同样是高度近视,学龄后的迟发性高度近视(loHM)与学龄前的早发性高度近视(eoHM)在遗传表达中存在很大差异。eoHM发病早,受环境因素(如近距离工作)影响小,近视的发展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。

高度近视家族史,尤其是祖父母辈有这样的情况更应提早关注,因为这部分孩子更容易出现早发性近视,应该尽早去医院进行眼轴、曲率等检查,提前发现近视的苗头,提早进行有效的近视防控。

还有一些眼部疾病容易合并eoHM,如全色盲、X-连锁遗传视网膜色素变性、家渗(FEVR)、先天性静止性夜盲(CSNB)、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萎缩(GA)、Stickler综合征及DBS综合征等。这些疾病往往因为早发性高度近视而首诊,很多情况下会被视为普通的近视,而遗漏了原发病的诊断。

基因筛查可以明确孩子有没有早发性高度近视的基因,但目前尚没有针对性的基因治疗手段。面对这类情况,常规的近视防控手段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,后巩膜加固术等针对眼球壁的物理加强,是可以考虑的。